林會:志玲,你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怕10號公報嗎?
志玲:不知道ㄋㄟ?
林會:因為每家企業都怕提列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不是早就有存貨跌價損失的規定嗎?怎麼現在才怕?
林會:以前的存貨跌價損失比較寬鬆,現在的嚴格多了。
志玲:差在哪裡?
林會:以前的存貨跌價損失是採用成本市價孰低法,現在是採用成本淨變現價值孰低法。
志玲:成本市價孰低與成本淨變現價值孰低有很大的差異嗎?
林會:以前成本市價孰低法可以用淨變現價值也可以用重置成本。現在只能用淨變現價值。
志玲:淨變現價值與重置成本有什麼不同?
林會:重置成本,就是買一個相同的東西的買進價格。例如黃豆一公噸900美元,帳上的歷史成本是1200美元,則每噸要提列300美元的存貨跌價損失。淨變現價值就是假如你用黃豆作豆漿,每公噸的豆漿可以賣1500美元,則淨變現價值就是銷售價格減去銷售費用再減去黃豆作豆漿所必須增加的加工成本。例如豆漿一噸可以賣1500美元,銷售費用率10%,就是銷售費用為150美元,減去黃豆加工到豆漿的加工成本為200美元。則淨變現價值就是售價1500美元減去銷售費用150美元再減去加工成本200美元,等於1050美元,只需提列150美元的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所以大部分的公司的黃豆進貨價格都相似,但是淨變現價值隨公司的銷售費用與加工成本而有所差別,對不對?
林會:對的!這會衍生很奇怪的問題。因為以營建業為例,當初三峽買一塊地的成本可能是每坪20萬元。目前由於房地產低彌,隔壁那塊地可能每坪只賣15萬元,因此用重置成本的觀點,可能每坪要提列5萬元的存貨跌價損失。但是如果採用淨變現價值,可能就不用提列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為什麼?難道在他的手中房地產帳價了嗎?
林會:不是,因為不能用香蕉和蘋果比。重置成本是香蕉、淨變現價值是蘋果,建商可以宣稱他的土地開發後,每坪可以賣到25萬元,所以沒有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為什麼可以賣到25萬元?
林會:因為他可說我的土地是100坪,容積率是600%,規劃的建坪是600坪,所以用建案來看每坪的土地的淨變現價值就遠高於25萬元,雖然素地的重置成本由25萬元跌到20萬元。但是以建案的規劃,每坪售價可以賣得的價錢減去銷售費用及營建成本後可能淨變現價值還有30萬元,不用提列存貨跌價損失了。
志玲:所以土地的規劃影響到存貨的淨變現價值,而隔壁的土地每坪最新售價反而影響較小,對不對?
林會:對阿!所以規劃最重要了,充滿了無比的想像空間!
林會又說:再舉一個例子,可不可能我的塑膠粒比你的塑膠粒貴一倍?
志玲:真的,那麼神!
林會:因為我的塑膠粒是用來做滑鼠的,你的塑膠利是用來做音響的,中間的售價差太多了,所以雖然重置成本相同,但是我的淨變現價值比你高,所以我不用提列存貨跌價損失,而你卻要提列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為什麼?同樣的塑膠粒有不同的結果?
林會:因為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存貨是要用來銷售的,所以他的成本只要低於售價減去銷售費用及加工成本,就必須提列減損。這樣符合資產的評價原則,未來的經濟效益(銷售價格)才是影響資產價值的因素。至於買進來的成本(重置成本),則因為廠商買進來原料是要加工,而不是直接出售,所以重志成本反而不符合資產的評價要求。
林會:志玲,你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怕10號公報嗎?
志玲:不知道ㄋㄟ?
林會:因為每家企業都怕提列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不是早就有存貨跌價損失的規定嗎?怎麼現在才怕?
林會:以前的存貨跌價損失比較寬鬆,現在的嚴格多了。
志玲:差在哪裡?
林會:以前的存貨跌價損失是採用成本市價孰低法,現在是採用成本淨變現價值孰低法。
志玲:成本市價孰低與成本淨變現價值孰低有很大的差異嗎?
林會:以前成本市價孰低法可以用淨變現價值也可以用重置成本。現在只能用淨變現價值。
志玲:淨變現價值與重置成本有什麼不同?
林會:重置成本,就是買一個相同的東西的買進價格。例如黃豆一公噸900美元,帳上的歷史成本是1200美元,則每噸要提列300美元的存貨跌價損失。淨變現價值就是假如你用黃豆作豆漿,每公噸的豆漿可以賣1500美元,則淨變現價值就是銷售價格減去銷售費用再減去黃豆作豆漿所必須增加的加工成本。例如豆漿一噸可以賣1500美元,銷售費用率10%,就是銷售費用為150美元,減去黃豆加工到豆漿的加工成本為200美元。則淨變現價值就是售價1500美元減去銷售費用150美元再減去加工成本200美元,等於1050美元,只需提列150美元的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所以大部分的公司的黃豆進貨價格都相似,但是淨變現價值隨公司的銷售費用與加工成本而有所差別,對不對?
林會:對的!這會衍生很奇怪的問題。因為以營建業為例,當初三峽買一塊地的成本可能是每坪20萬元。目前由於房地產低彌,隔壁那塊地可能每坪只賣15萬元,因此用重置成本的觀點,可能每坪要提列5萬元的存貨跌價損失。但是如果採用淨變現價值,可能就不用提列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為什麼?難道在他的手中房地產帳價了嗎?
林會:不是,因為不能用香蕉和蘋果比。重置成本是香蕉、淨變現價值是蘋果,建商可以宣稱他的土地開發後,每坪可以賣到25萬元,所以沒有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為什麼可以賣到25萬元?
林會:因為他可說我的土地是100坪,容積率是600%,規劃的建坪是600坪,所以用建案來看每坪的土地的淨變現價值就遠高於25萬元,雖然素地的重置成本由25萬元跌到20萬元。但是以建案的規劃,每坪售價可以賣得的價錢減去銷售費用及營建成本後可能淨變現價值還有30萬元,不用提列存貨跌價損失了。
志玲:所以土地的規劃影響到存貨的淨變現價值,而隔壁的土地每坪最新售價反而影響較小,對不對?
林會:對阿!所以規劃最重要了,充滿了無比的想像空間!
林會又說:再舉一個例子,可不可能我的塑膠粒比你的塑膠粒貴一倍?
志玲:真的,那麼神!
林會:因為我的塑膠粒是用來做滑鼠的,你的塑膠利是用來做音響的,中間的售價差太多了,所以雖然重置成本相同,但是我的淨變現價值比你高,所以我不用提列存貨跌價損失,而你卻要提列存貨跌價損失。
志玲:為什麼?同樣的塑膠粒有不同的結果?
林會:因為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存貨是要用來銷售的,所以他的成本只要低於售價減去銷售費用及加工成本,就必須提列減損。這樣符合資產的評價原則,未來的經濟效益(銷售價格)才是影響資產價值的因素。至於買進來的成本(重置成本),則因為廠商買進來原料是要加工,而不是直接出售,所以重志成本反而不符合資產的評價要求。
志玲:林會,我不懂,那為什麼上市櫃公司都在唉唉叫?10號公報有那麼恐怖嗎?
林會:那是因為目前景氣不好,售價偏低,所以用淨變現價值評價產生存貨跌價損失的機率越高。而且又是用逐項比較法而不是用總額比較法,A商品的存貨漲價利得不能承認,B商品的存貨跌價損失卻必須提列。以前兩者可以相扺的,現在則是漲價利得不能扺跌價損失,所以廠商在唉唉叫!
林會:此外,由於採用淨變現價值較採用重置成本,必須增加成本的運算,所以廠商的成本會計系統也要大幅改寫,所以廠商在哇哇叫!
志玲:那你覺得10號公報會不會延遲實施呢?
林會:志玲你覺得會不延一年呢?
志玲:我跟你打賭,一定…….!等一下,我打電話問沖哥後再跟你打賭會不會延後一年,等我喔!
志玲:林會,我不懂,那為什麼上市櫃公司都在唉唉叫?10號公報有那麼恐怖嗎?
林會:那是因為目前景氣不好,售價偏低,所以用淨變現價值評價產生存貨跌價損失的機率越高。而且又是用逐項比較法而不是用總額比較法,A商品的存貨漲價利得不能承認,B商品的存貨跌價損失卻必須提列。以前兩者可以相扺的,現在則是漲價利得不能扺跌價損失,所以廠商在唉唉叫!
林會:此外,由於採用淨變現價值較採用重置成本,必須增加成本的運算,所以廠商的成本會計系統也要大幅改寫,所以廠商在哇哇叫!
志玲:那你覺得10號公報會不會延遲實施呢?
林會:志玲你覺得會不延一年呢?
志玲:我跟你打賭,一定…….!等一下,我打電話問沖哥後再跟你打賭會不會延後一年,等我喔!
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bonddealer&article_id=14370239
留言列表